供電公司大力推進電網改造升級。均為國網長沙供電公司供圖

供電公司員工為企業提 供上門用電服務。

供電公司員工在長沙縣政務大廳向客戶介紹國網云終端。
今年,國家提出加快5G網絡、特高壓、充電樁等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工作部署。國家電網明確,要全力搶抓國家新基建的大好機遇和有利時機,全面加快新基建重點項目建設。
三年投資8億元左右建成“城區1公里、城郊5公里充電服務圈”,落實“福利”電價政策全力支持長沙5G產業發展,著力搭建360度客戶精準畫像體系在服務方面提質增效……如今,國網長沙供電公司助力新基建按下“加速鍵”,正在充分發揮主業引領力、帶動力,不斷催生新業態,為經濟社會發展注入新動能。同時,借助新基建,吸收數字化時代賦予的科技力量,推進企業轉型,順應新時代發展。
今年投資1.5億元建設314個充電設施
今年,國家提出加快5G網絡、特高壓、充電樁等七大領域新型基礎設施建設進度的工作部署。國網湖南電力立足全省電力能源實際,緊抓新基建工作統籌協同,開啟了融合發展的新篇章。
新能源汽車充電樁建設是電力新基建的重要組成部分。
根據國家四部委聯合印發的《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發展指南(2015—2020年)》,到2020年,新增集中式充換電站超過1.2萬座,分散式充電樁超過480萬個,以滿足全國500萬輛電動汽車充電需求。
而國家電網的充電樁建設實踐表明,投資建設1元充電樁,可帶動7倍多的新能源汽車消費,溢出效應明顯。
4月14日,長沙高鐵南充電站開工建設,年內10臺120千瓦直流快充樁將投入使用,每天可為40臺公交車、200臺乘用車提供充電服務,標志著國網湖南電力正式啟動在湘新型基礎設施建設。
作為新基建的重點項目,國網湖南電力正在大力實施“百縣千樁萬聯億度”充電設施建設工程——力爭全年實現充電設施、電動汽車新零售網點建設覆蓋百個以上縣(區),全年新建充電樁1000個,車聯網平臺新接入充電樁12000個,充電電量1億千瓦時,打造新能源汽車服務生態體系。
長沙是全國首批節能與新能源汽車示范推廣城市之一,隨著街頭新能源汽車越來越多,對于充電樁的需求也隨之增加。根據2017年長沙市發改委發布的《長沙市電動汽車充電基礎設施專項規劃(2017—2020年)的通知》,至2020年,長沙市共計規劃建設充電站114座、充電樁86691個。
今年,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抓住新基建機遇,通過電力大數據對存量廠站進行用能分析,對充電樁的布局進行優化。在積極開拓市場的同時,加強與充電樁運營商、電動汽車制造商等各方合作,培育新型商業模式,2020年該公司將重點投資新建快速直流充電樁314個。
在湖南湘江新區管委會停車場,三個新能源汽車快充充電樁格外醒目。據了解,這種充電樁是60千瓦雙槍型號的快充充電樁。以一臺比亞迪E6為例,快速充電樁從零電量到滿電,充電時間僅須1個多小時,大大縮短了新能源電動汽車的充電時間。而在費用使用方面,充滿電需耗電60千瓦時,以充電成本每千瓦時電1.3元計算,充滿電僅花費78元就可行駛300多公里,合計下來每公里行駛的費用僅需0.26元,明顯低于汽(柴)油使用成本。
如今,新能源汽車已經進入了長沙市民的生活;而充電樁的安裝,也提上了不少市民的議程。
“本以為這個‘網上國網’APP僅僅就是繳電費的,沒想到還有這么多功能,在上面申請充電樁報裝業務,4天就完成安裝并通電了。”家住長沙縣湘龍家園的王丹開著新買的電動車上班,感慨現在的辦電效率真高。
國網星沙供電營業廳相關負責人介紹,要是以前,像這樣的業務必須到供電營業廳才能辦理。現在只要通過手機就能一鍵辦理了。
實際上,早在2016年,長沙就已開放個人申請安裝充電設備服務,新能源車主可私人申請充電樁辦電業務。時至今日,只要下載“網上國網”APP,符合條件的車主就可以向國網長沙供電公司申請辦理充電樁裝表接電業務,解決充電難題。
操作也很簡單:打開“網上國網”APP,點擊“新裝—個人充電樁報裝”按照步驟上傳資料即可。審核通過以后,該公司客戶經理將會及時和客戶取得聯系,進行現場查看供電條件,待客戶充電樁建設完成后,工作人員將免費上門進行裝表接電,客戶可足不出戶輕松搞定所有流程。同時,供電公司也提供新能源汽車購買一站式服務,全過程跟蹤,讓客戶購車無憂。
現在,新能源充電站網絡的布局仍在加速。國網長沙供電公司將以三年投資8億元左右建成“城區1公里、城郊5公里充電服務圈”為目標,2020年預計將在長沙地區投資1.5億元建設314個充電設施,引導3580個社會充電樁接入車聯網,拉動新能源汽車產業需求,為地方經濟發展貢獻力量。
落實“福利”電價政策支持5G產業發展
對于電力行業而言,新基建是一次前所未有的時代機遇,為行業轉型升級、創新發展和管理變革提出了明確的實施路徑。
國家電網明確,要全力搶抓國家新基建的大好機遇和有利時機,全面加快新基建重點項目建設。具體是做到“三個加快、一個加強”:加快特高壓工程項目建設、加快新能源汽車充電業務發展、加快現代信息通信技術推廣應用,加強新基建項目配套電力建設。同時要求,加快新型數字基礎設施建設,主要包括5G網絡、工業互聯網、大數據中心、物聯網。
這其中,5G作為新基建的重點和熱點,在新基建中扮演著重要角色, 根據三大運營商此前的規劃,預計5G宏基站的主建設期為2020—2023年,今年有望新建近100萬個宏基站,開啟建設高峰。相比于4G時代,5G基站在基站數量和設備功率上均有大幅提升,根據平安證券研究報告的測算,5G宏基站交流配電系統的建設將帶來接近400億元的新增低壓電器需求,按照主建設期4—5年計算,每年增量需求近100億元。
早在兩年前,長沙移動就已在馬欄山開啟省內首個5G基站建設,搶先一步著手勾勒5G版圖。今年起更是以每周新建200多個5G基站的速度全力推進,截至7月,長沙移動累計建成5G基站8181個,跑出了5G新基建“加速度”。
新基建一頭連著巨大的投資與需求,另一頭牽著不斷升級的消費市場。長沙以前瞻的眼光,搶抓新基建風口,積極推動5G+工業互聯網應用,加快制造業高質量發展。據了解,2019年長沙已開通3200多個5G基站,今年將增加至1.9萬個。
于是,除了全力推進電力新基建項目落地,做好新基建供電保障,也成為國網長沙供電公司的工作重點。
為保障5G基站建設進度,國網長沙供電公司加快推動已有的存量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精簡5G基站報裝辦電的資料及流程,落實“福利”電價政策,全力支持長沙5G產業發展按下“快進鍵”。
“我們這座5G基站現在用物業的電,電費1塊多一度,管理難,供電公司能不能幫我們解決這個難題?”在銀盆南路附近瀾軒時尚酒店5G基站改造現場,湖南鴻源電力建設有限公司項目經理文韜向國網湘江新區供電公司勘查現場用電情況的工作人員提出了他的困惑。
“這個基站附近有瀟湘路徐家湖泵站路燈箱式變壓器,具備接入條件,可以將這座基站轉為直供電,以后用電可以直接享受一般工商業電價,電費0.6803元一度,沒有中間差價。”工作人員表示,路燈作為分布最廣、最密集的市政設施,不僅能夠滿足5G超密集組網的站址需求,而且路燈具備完備的供電系統,可以解決5G基站建設中電纜敷設、接電困難等問題。以燈桿為5G基站載體,不用另行立桿接電拉線,避免二次開挖,減少基礎設施建設重復投入,同時降低運維、管理成本,體現了智慧燈桿“一桿多用”的應用價值。
據了解,對于5G新建基站,國網長沙供電公司開辟了綠色通道,推行“兩證報裝”的辦電模式,5G建設主體只需提供身份證明材料和對應建設地點的相關產權證明函,即可直接申辦,資料審批由以往的窗口受理精簡成集中批復,大幅度減少報裝往返時間及受理時長。
“今年復工復產以來,我們已經完成200多個5G基站建設,本以為建設這么多個基站需要遞交多次材料,沒想到最后竟然只需要遞交一次,真是太方便了!”文韜介紹說,除了簡化報裝流程,供電公司還為其節省了不少費用,“一個是電表的費用,現在直供電的電表比原來便宜了1000多元,算下來光是電表這一塊就能節省30多萬呢。另外是電價的優惠,5G基站轉供電改直供電后,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再加上疫情期間,供電公司對現執行一般工商業電價和大工業電價的電力用戶,統一按原到戶電價的95%結算,這樣算下來每月可節約電費25萬元。”
據了解,目前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正在密切跟蹤新基建項目進展,持續優化電力營商環境,充分考慮新基建帶來的新增用電需求,動態優化電網建設標準,著力消除薄弱環節,針對性提高重點區域電網設計容量,適應未來發展需求。
向智能型電網轉型助力智慧城市建設
去年12月19日,在第一個電網供電能力提升三年行動計劃即將收官之際,長沙市政府與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舉行加快建設現代化長沙智慧電網三年行動計劃工作會商會暨合作協議簽約儀式。未來3年,國網湖南電力將在長沙投資310億元,全面建成國際一流城市配電網,率先建成電力物聯網與智能電網融合發展的省會示范城市。
“新三年行動計劃”的發布,與“決戰630”無縫對接,再次按下了長沙電網新一輪提質升級的快進鍵。
如今,長沙電網正在大力推進數字化企業建設,將全面向智能型電網轉型,支撐全市形成國內領先的現代智慧能源服務體系,實現用戶用電提前預判、實時感知、主動服務,助力長沙智慧城市建設。
近年來,隨著長沙經濟加速轉型發展,中心城區高層商住建筑不斷落成,居民數量也在快速增長,供電業務隨之出現“井噴”趨勢。為保障供電服務“不掉隊”,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推進打通客戶服務“最后一百米”改革,開展城區數字化供電服務站建設。
位于長沙市芙蓉區長島路的國網長沙供電公司長島路供電服務站,成為了湖南省首家數字化建設試點站。日前,該服務站所轄臺區試點安裝了40臺負荷辨識終端,分別設在兩個臺區,最大可支持辨識480戶用電數據。
黃先生在芙蓉區燕山街租了一個門面經營,為給自己新門面辦理供電增容,他通過手機直接申請,辦電信息經供電服務指揮中心調度后,直接轉到長島供電服務站,內勤組通過系統初步定位到黃先生門面附近的臺區。
工單任務被及時派送給離門面距離最近的工作人員。據黃先生介紹:“工作人員下午不到一小時就完成裝表接電,現場簽訂合同收費,人還沒走我就收到辦電完成的手機提示。”
目前,22家網格化供電綜合服務站已覆蓋整個長沙城區,所有電力業務都能在網格服務站辦理,通過在服務站建立“一班多專”的服務班組,可實現網格內用電檢查、低壓采集運維、低壓新裝、故障搶修等工作全覆蓋,實現一站多業務融合,提供一次到位的電力服務。
客戶“一次都不跑”的背后,是國網長沙供電公司的大數據在“跑腿”。
“家里有沒有浪費電?電還能用幾天?”家住長沙樹木嶺的用電客戶李婷婷女士打開手機上的“網上國網”App,家里的用電數據和用能分析一目了然,李女士快速了解了自己的用電行為和用電結構,直言大數據比自己更了解自己的家。最讓她覺得方便的是一鍵跨省為多戶繳費的功能,不僅方便了她為河北老家的父母繳費,也方便她給外地房產繳納電費。
此外,國網長沙供電公司還著力搭建360度客戶精準畫像服務體系,實現精準營銷和千人千策的精細化服務,以大數據應用實現在服務方面提質增效。
數字畫像系統,是指對用戶支付習慣、服務訴求、設備狀況等信息進行畫像顯示用戶特征,形成各類畫像群,針對畫像群特征制定相對應服務策略,提升用戶感知,提高客戶滿意度。
在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梅溪湖供電服務站,根據不同客戶畫像群的市場需求、支付習慣和用戶訴求的不同形成對應的服務策略,主動提供“一對一”的精準服務,提升了客戶滿意度與獲得感。
“為什么我家去年12月份的用電量這么高?是不是有什么貓膩!”接到用戶來電反映后,服務站調出了該用戶當天及12月整月的用能報告,得知該用戶日用電量在20千瓦時左右,其中微功率電器耗能占比45%,疑似存在電器漏電嫌疑。工作人員通過上門走訪核實,發現用戶家中并無漏電情況,實際造成用戶家中微功率電器耗能高的原因是熱水器、電視機等設備非運行時長期處于待機狀態,同時該戶為散除家中新購家具異味,讓家中風機換氣系統、凈水器等小功率設備24小時持續運作。
通過用能分析報告和現場核實,工作人員還為其提供了合理的節能策略,得到用戶高度評價。
而在芙蓉區豐泉古井社區,智慧用電正在助力打造示范社區。
豐泉古井社區是長沙的一片老城區,房屋舊、居民多,從樓上窗戶“飛線”充電的情況屢見不鮮,安全隱患一直困擾著大家。
近日,社區住戶們發現,社區的電動車公共停放點多了一些電源插座,掃一掃插座上的二維碼,就可以接入充電線為電動車充電。
居民們看到,插座上除貼有二維碼和裝設了三個極小的信號燈之外,與家用的五孔插座并沒有太大區別,10安和16安兩種規格的插座可以滿足絕大部分戶外用電需求。用戶將電源插頭連入插座,打開手機,打開“國網湖南省電力有限公司”微信服務號或支付寶,掃一掃插座上的二維碼,完成支付后即可充電。
這是湖南省首批共享插座。據悉,掃碼共享插座從8月下旬開始在湖南全省范圍內試點覆蓋,除居民社區,覆蓋著眼點還包括商業中心、企業科技園區、大中專院校、農村地區等,計劃將完成10000只共享插座的試點安裝,可滿足近10萬輛電動車或其他戶外用電設備在公共區域的用電需求。
一組組數據見證著長沙電網的“蛻變”,也記錄著長沙電力人奮發有為的身影。
搶抓新基建機遇,奮力推動企業數字轉型,快速提升信息化、數字化、智能化發展水平,國網長沙供電公司,正在開啟融合發展新篇章!